在水线公园的设计中,景观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场地是一条与周围有巨大高差的水沟,它在居住区的中央位置,被几大居住地块包围,并且分布在四块零散的地块中。然而,抛开形式上的不足,它却是场地内为数不多的陆上“公共空间”,对于居民来说依然是弥足珍贵的。设计将水引入场地,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水地形,原本的灰空间被利用起来,变成有趣的公共空间供社区的居民聚集、使用。
设计挑战
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场地本身。虽地处在居住区建筑群中,场地并非传统意义上居住区提前规划预留的绿地,而更像一块无人问津的棕地。1.5km的长条形场地,最窄处却只有40m,与周边道路更是形成了5-7m的高差,可用性极低。然而,居住区除了建筑以外水域面积巨大,陆地公园对于居民来说依然是弥足珍贵的公共空间。
多样空间体验
设计将水引入场地,原本冗长的四块场地用一条水系串联,彼此对话。所有的步道、广场、空间都沿着这条水系展开,形成了以水为主角的、城市级的线性公园系统。峡谷、瀑布、运河、浅滩、岛礁-设计从自然的河流中汲取灵感,并用抽象的设计语言表达,形成不同的地形、刻画出不同的纹理,几十种不同的水互动方式,创造出丰富的水景空间。
活动空间
沿着场地内的主要水系延展出不同形式的停留点,让场地不止于水,也为人们的休憩、驻足和场地的趣味性提供更多的可能。峡谷中的地形不断变化,也创造出不断变化的环境,给人们提供了座椅和放松的空间,人们可以从这里欣赏峡谷的绿意。设计把场地变为生动的公共空间,将社区与自然联系起来,增加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居民的归属感。
生态融入
设计融入了大量的生态种植,营造出一条绿意盈盈的城市峡谷。更是借用麓湖本身场地的水域优势,对水景系统、水的使用和过滤进行了统一考量和规划,使建成后水景可以减少水消耗量、最高效地运行。水乐园的水量大小可以根据自然规律、季节变化调整,并且整个水景互动都分时分区可控。水线公园虽为居民的活动空间,亦可以在汛期作为雨水花园,辅助麓湖疏浚。
未完待续
已经落成的水线公园已经吸引了更多人选择到麓湖居住,而除了已经落地的部分,水线公园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则将在未来的三年内逐渐建成。